2024年,市数据资源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数字亳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亳州建设全省考核“五连冠”;国家“数据要素×”大赛安徽分赛我市获奖数量居全省第2位,数字普惠金融案例斩获“金融服务”赛道金奖;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系统入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案例;“徽牛云”获评2024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我市实现全省首单医疗健康数据产品交易;打造绿色集约化数据中心入选安徽省信息化十件大事,我市连续2年入选;政务服务“三个一”改革荣获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安徽省优秀数字政府场景名单、全省政务服务效能典型案例等多个奖项;“城市大脑”入选2024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入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区产业与经济大奖名单;新认定省大数据企业8家,累计认定省大数据企业22家;制定国家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10项。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扩容提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
1.持续巩固网络基础设施。开展“信号升格”暨“双千兆提升”专项行动,农村地区光纤网络实现自然村全通达,5G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连续四年位于全省前列,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区域及重点自然村5G网络全覆盖。新探索5G应用场景4个,获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赛三等奖、5G应用安全专题赛二等奖;固态白酒智能化酿造5G工厂获工信部5G工厂认定,入选《2024年5G工厂名录》;“5G+数字化”赋能亳州中药材产业获评2024长三角数字乡村典型案例。
2.加快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大力发展通用计算,市政务云平台支撑全市58家单位802个政务系统稳定运行,实现云资源集约建设、共建共享。加快培育智能计算,招引落地亳州市(涡阳)智算产业生态港,一期算力规模将达2000P,形成辐射皖北、服务长三角的智算生态高地。
3.大力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亳州市级节点暨数据工程,云管子平台实现虚拟机纳管率达100%,数管子平台完成110个系统数据入湖工作,用管子平台完成83类组件资源上架发布,打造统一的数据底座。充分发挥“城市大脑”底座能力,支撑场景创新应用,2024年新拓展5个应用场景,入选2024年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入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区产业与经济大奖。
4.强化视联网运维管理。建成全市统一的视联网,加强视频数据平台排查整治和运维管理,监控有效在线率保持在99%以上。视频数据分权限提供给67个部门1100家单位使用,助力治安防控、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和文明城市创建等。
(二)释放潜能,数据资源汇集应用成效凸显。
1.推进数据归集扩面提效。深入汇集政务数据、经济数据、社会数据、视频数据、高分数据,建设城市级数据湖,累计汇集全市82家单位4720类124亿条数据,为56家部门提供1708个数据接口,平均每日调用130万次。
2.强化数据开发利用能力。加强数据场景创新,新建3个数据应用场景,其中亳州市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系统荣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为安徽省唯一案例。创新12个“数据要素×”场景,其中“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斩获国家“数据要素×”大赛安徽赛区“金融服务”赛道第一名,荣获金奖。创新视频数据应用场景4个,其中走失老人智能寻回场景利用视频图像结构化解析快速找寻1561名走失老人,非机动车头盔治理场景利用“视频监控+AI+大数据”推动非机动车头盔佩戴率由10%提升至50%以上。
3.积极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完成全省首单医疗健康领域数据交易,在省数据交易所入驻10家数商、上架8个数据产品。
(三)强化数字赋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1.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营商企业综合缴费一件事、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企业破产信息核查等25个“一件事”,其中自主创新营商企业综合缴费“一件事”、安居置业“一件事”2个“一件事”,试点推进退休“一件事”、申请公租房“一件事”2个“一件事”。
2.创新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推进“一键申报”“材料免提交”,荣获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安徽省优秀数字政府场景名单、全省政务服务效能典型案例。深入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新上线“免申即享”政策118项,发放各类奖补资金1.82亿元、惠及企业433家。累计完成213个“跨省通办”事项和176个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应用。
3.加强“三端”推广应用。“皖事通”亳州分厅新增6个便民应用,应用服务访问量2660.97万次;“皖企通”新增“为企服务 留言挂号”“企业年报”“公共信用信息查询”3个应用;“皖政通”亳州分厅累计激活用户2.51万人。完善“皖事通办”亳州分平台建设,实现全市7.25万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市县乡村四级99.62%的事项“最多上一次网”,2024年共办结群众申请211.43万件,群众满意率99.99%。
4.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推进市场监管局、医保等156家单位8990个事项进驻大厅办理,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共设立440个窗口,实现除部分需要车辆检测的车驾管业务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2024年,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群众办件149.62万件,满意率99.9%。深入推进综窗改革,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3类“主题类”综窗、6类“行业类”综窗和政务服务兜底窗口。深化“一制度两窗口”建设,市县两级设立44个周末服务窗口,提供474个周末服务事项。2024年,全市周末服务共办理事项10050件、受理咨询3752件,涉企服务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企业群众反馈问题46件。
5.大厅管理规范有序。印发《亳州市政务服务大厅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健全大厅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强化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亲切服务规范、文明用语规范等工作制度规范,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回访、问卷调查,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5365张;年度回访企业达10983家,全市“好差评”及时处置率100%、整改率100%。完善市县两级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加强与药都银行、三县农商行、邮储银行“政银合作”,在167个银行网点、194台智能柜员机上线了47个高频业务事项,覆盖全市9个街道84个乡镇。
(四)动能强劲,数字产业稳增长作用充分发挥。
深入落实《亳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2024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56.64亿元、同比增长26.1%;新引进、新录入项目104个、全省排名第1位,总投资240.3亿元、全省排名第4位;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9.9亿元,增速11%,排名全省第7名,新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8家。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建成数字农业工厂51家、数字农业场景99个,“徽牛云”产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全省推广,入选2024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积极推进“数字+”中药,中药材饮片信息化追溯系统覆盖企业超200家,亳药集团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安徽省信息化十件大事优秀项目。积极推进“数字+”制造,累计获批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8个,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级2个、企业级3个。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六一战略”持续攻坚之年。我局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及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坚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着力抓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提升、数据资源管理、数字经济发展等工作,推动数字亳州建设取得新实效,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亳州篇章。
(一)全面巩固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信号升格”暨“双千兆提升”行动,实现“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全域覆盖。持续推进5G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积极探索5G在工业制造、农业种植、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场景应用。强化市政务云平台管理,加快推动亳州市(涡阳)智算产业生态港建成运营。推进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亳州市级节点运营,强化“城市大脑”基础支撑。完善全市统一“视联网”。积极探索“空天地”立体化视频融合应用场景,赋能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
(二)持续激发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持续推进政务、社会、经济数据汇集,强化数据资源更新管控和质量治理。深入落实“数据要素×”行动,深化数据赋能产业发展,谋划便民利企、多跨协同的数据应用场景,积极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三)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实现政务大厅“只进一门、只找一人”。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具有亳州特色的“一件事”。加快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实施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键申报”“材料免提交”,上线“免申即享”政策。强化安徽政务服务网亳州分厅管理,加强“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推广应用。
(四)大力培育数字经济。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打造新型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配套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动漫游戏产业生态,培育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大力培育算力产业生态,推动涡阳算力港项目建成运营。推动信息传输业持续增长,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双招双引”,持续推进行业固定资产入库纳统。积极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加强大数据产业园招商运营,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