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任务事项
|
进展情况
|
1
|
升级完善“皖事通办”亳州分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安徽政务服务网亳州分厅办理,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办事年度申办量200万件以上,年度新增应用服务访问量1000万次以上,累计注册用户达480万人;“皖政通”亳州分厅年度总活跃用户达12万人;“皖企通”上线服务数达60个。
|
升级完善“皖事通办”亳州分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安徽政务服务网亳州分厅办理,实现“一网通办”。今年以来,网上办事申办量43.14万件,新增应用服务访问量1409.52万次,累计注册用户486.34万人;“皖政通”亳州分厅年度总活跃用户21.85万人;“皖企通”上线服务数65个。
|
2
|
深入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完成国家、省“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打造出口退税等3个具有亳州特色的“一件事”。
|
严格按照国家、省“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要求,做好事项认领编制、第三方系统对接、上线测试培训等各项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21个“一件事”,其中国家、省部署重点事项15个,自主创新出口退税、劳动维权等特色事项6个。
|
3
|
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告知核验四种方式,上线不少于100个证明开具事项。
|
梳理27家单位133个证明事项清单,其中社会服务证明事项21个、政务服务证明事项112个,已完成60个证明事项配置。
|
4
|
持续深化“一键申报”“免申即享”,推进5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键申报”“材料免提交”,新上线“免申即享”政策5项。
|
新增1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键申报”“材料免提交”,新上线“免申即享”政策141项,发放各类奖补资金921.3万元、惠及企业44家。
|
5
|
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精细化管理,强化综合窗口改革,市政务服务中心全年受理办件不少于20万件,群众满意率99%以上。
|
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精细化管理,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在设置3类“主题综窗”、6类“行业综窗”、2类“通办综窗”基础上,完成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商务局等10家单位的综合窗口整合工作,压缩4个窗口,窗口压缩率5.6%,人员精简率16%。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件103132件,群众满意率达99.9%。
|
6
|
深化“政银合作”“政邮合作”,上线企业群众证明事项15项以上,邮政网点可办高频业务事项50项以上。
|
深化“政银合作”“政邮合作”,组织人社、公积金业务向银行网点进行拓展,已在全市196个银行自助终端上线企业群众证明事项3个,实现邮政网点可办高频业务事项63个。
|
7
|
加快5G网络建设,新建5G基站600个,实现重点自然村5G网络全覆盖,探索5G应用场景3个以上。
|
新建5G基站620个,探索5G+无人机巡检、5G+智能光伏等应用场景6个。
|
8
|
完善《项目审核技术指南》,严格市县项目审核,推动项目审核向技术层面延伸,资金节约率10%以上。
|
已完善《项目审核技术指南》,今年以来审核项目49个,总预算1.4835亿元,核减1631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1%。
|
9
|
加强数据领域项目储备,谋划储备项目15个以上、总投资12亿元以上。
|
谋划数据领域项目15个,总投资38.5亿元。
|
10
|
持续开展视频数据平台运维整治工作,有效在线率99%以上。
|
开展排查整治,张贴二维码标签1920处,完成摄像机信息采集和问题排查3746路,发现问题131个,已整改115个;检查回访使用单位43家,梳理使用账户744个,开展视频机房安全巡检6次。强化运维管理,修复疑难摄像机364路,有效在线率达99.23%。
|
11
|
推进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亳州市级节点运营。拓展云管、数管、用管子节点应用,打造全市统一数据资源底座,推进政务系统轻量化开发、集约化建设,累计完成130个系统架构梳理工作,沉淀公共组件30个以上,支撑系统开发10个以上。
|
云管子平台累计实现2622台虚拟机全部纳管,数管子平台累计完成116个政务系统数据架构梳理、数据入湖工作,用管子平台累计沉淀83类组件,申请复用组件65个,支撑19个新建系统依托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开发,4个案例入选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应用推广案例评选活动,其中2个案例获二等奖。
|
12
|
推进亳州大数据(软件)产业园运营,新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4家、其他类型企业4家,组织招商推介会2次以上。协调推进涡阳智算产业生态港建设。
|
今年以来,亳州大数据产业园新招引企业5家,共计入驻企业22家,开展招商推介会1次,完成产值约0.49亿,纳税额约34.95万。涡阳算力生态港正在推进配套设施建设,预计本月底前完成施工。
|
13
|
加快通信业发展,探索未来网络产业发展路径,电信业务总量增长5%以上。
|
大力发展通信业,积极探索新一代移动通信、算力网络、产业融合应用等未来网络产业发展。1-5月,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7.62亿元,增速7.8%。
|
14
|
加快数字亳州建设,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双招双引”,新增“双招双引”项目60个、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力争产业整体规模达100亿元。
|
2025年上半年,通过省“双招双引”平台上报项目57个、总投资额199.4亿元。2025年1-5月,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37.5亿元、同比增长12.3%,产业整体规模超过40亿元。
|
15
|
持续推进政务、社会、经济数据汇集,强化数据资源更新管控和质量治理,新增汇集政务数据50类、社会经济数据100类,累计数据总量130亿条以上。谋划便民利企、多跨协同的数据应用场景2个以上,探索实施“数据要素×”应用场景2个以上。
|
新汇集医疗机构基本信息、行政村两委人员基本信息等40类政务数据及75类社会经济数据,累计汇集数据总量139亿条。完成门诊预交金清退场景和社保卡补贴发放场景2个便民利企场景,组织企业参加2025年“数据要素×”安徽分赛,已经收集报名案例50个。
|
16
|
推进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在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领域探索数据产品和服务3个以上,培育和引进数商3家以上,数据交易规模100万元以上。积极参与长三角数据要素市场合作共建。
|
印发《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方案〉的通知》(亳政办〔2025〕5号),建成中医药数据专区。今年以来,开发5个数据产品和服务并上架省数据交易所,累计上架23个数据产品,完成数据交易88万元。培育易天科技、途游天下等10家数商企业入驻省数据交易所。围绕数据要素产权登记、开发利用、授权运营、流通交易、数据产业链发展互补等领域与上海市奉贤区展开合作交流。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合作协议。
|
17
|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对政务云、政务外网、系统和数据进行全天候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每月开展机房巡检1次,全年开展应急演练4次、全面巡查和安全性评估1次,确保不出现重大网络安全事故。
|
今年以来,安全运营平台共监测到网络告警805万余次,发现网络风险隐患70个,其中高危隐患16个、中危隐患54个,均已处置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