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OA办公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数据资源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MB1730689N/202508-0000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亳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8-05 发布日期: 2025-08-05
索引号: 11341600MB1730689N/202508-0000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亳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8-05
发布日期: 2025-08-05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8-05 09:44 信息来源:亳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亳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民革亳州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推动扩容提级,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云计算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一是网络设施迭代拓展。累计敷设光缆线路19.75万公里,光纤网络实现自然村全通达,4G网络实现全域覆盖、深度覆盖;累计建成5G基站7775个,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区域5G网络全覆盖。二是政务云平台集约高效。完善市政务云平台,持续丰富云资源服务内容,提升云计算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云服务器CPU核数达80404核,总存储达2028T,支撑全市59家单位796个政务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三是一体化平台高效协同。依托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亳州市级节点,搭建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中枢和能力底座,通过统一集成的云资源、数据资源和公共组件,实现全市数字化建设高效协同、降本提效、共建共享。

(二)加强开放共享,夯实数字化转型数据支撑。强力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着力打造支撑全市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底座。一是实现数据应汇尽汇建成1个数据湖,整合细分为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宏观经济、地理空间5个基础数据库和10个专题数据库,实现政务、经济、社会、高分、视频五大类数据应汇尽汇;累计汇集4761140.1亿条公共数据4000景高分数据、1000多类行业数据及120P视频数据二是促进数据互认共享通过数据跨部门联动、跨行业融合、跨门类碰撞,改变原有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数据传递、决策执行模式,推动数据全量化融合共享和条块业务大跨度、大范围协同整合。截至目前,已为230家部门提供1713个数据接口,数据调用超63.4亿次,平均每日调用达120.5万次。三是推动数据逐步开放依托亳州市数据开放平台,持续扩大我市公共数据开放范围,已开放数据集2329个,并逐步开放2024年度数字亳州年鉴数据集及信用中国、信用安徽、信用亳州双公示数据集。

(三)深化开发利用,创新数据应用场景设计。积极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开展数据应用场景设计,不断推动数据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赋能作用。一是推进数据惠民工程。焦群众急难愁盼,统筹实施8大领域35项数据惠民工程,以数字技术暖民心、利民事、助民安,促使社会发展成果更全面的惠及人民。如,分领域谋划实施智慧教育”“家门口就业”“退休一次办等一批重点项目,让群众尽享数字红利;创新一键申报”“智能核查”“免申即享等特色做法,为群众提供不打烊、一站式一网通办服务,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二是加强视频数据应用。创新走失老人智能寻回”“智慧消防12个公共安全及视频数据应用场景,更加精准、迅速地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智慧消防实现预警全覆盖,对接行政服务中心、万达广场等265个消防重点单位,利用摄像机等物联感知数据,对各种火灾警情快速定位、智能报警,系统上线以来,有效预警真实火情9起。三是创新数据要素×”场景。积极组织药都银行、药通网、市信产公司等单位参加2024数据要素×”大赛安徽分赛,创新开发21数据要素×”场景。其中,药都农商银行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场景斩获金融服务赛道第一名,荣获金奖;市信产公司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场景、亳药集团中医药产业互联网平台场景、药通网基于中药材数据要素服务与应用平台的数据流通实践场景、徽牛云多模态数据融合提升肉牛养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场景分别获得优秀奖。

(四)聚焦价值释放,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以省级“1+2+1”政策体系为指引,在全省率先印发《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方案>的通知》(亳政办〔20255号)、《关于印发<亳州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试行)>的通知》(亳数资〔202523号),着力构建高效规范的授权运营制度体系,打通公共数据资源价值释放渠道。二是开展数据资源登记。率先取得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系统追溯码信息等53类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确认单,总量居全省前列。完成智能公交、远通交通北斗定位、徽牛云肉牛个体标识、药通网中药材价格、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辆实时状态等数据资产入表,取得5个数据产权登记证书。三是推进数据交易。积极探索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试运行工作,建立试运行工作机制,明确了可行性分析-方案编制-方案评审-产品审查-推广应用流程,按照一场景一方案一评审机制,完成了23个数据产品开发并上架省数据交易所,数据产品累计交易金额218.5万元。四是强化区域合作。与上海市奉贤区数据局就数据要素产权登记、开发利用、授权运营、流通交易、数据产业链发展互补等领域展开合作,与合肥数据空间研究院围绕数据要素创新发展五个一战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推动长三角数据要素市场共建。

(五)加强数字赋能,深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4+6+6”产业集群为抓手,深入实施智改数转专项行动,坚持点线面一体推进,全面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是龙头企业引领。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强基础、建平台、延链条,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辐射推广。古井集团获评省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带动300多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二是示范企业带动。龙瑞玻璃、鑫泰钻石、天祥药业、正宇面粉和联鹏瓶盖等5家企业,获评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带动细分行业中小企业看样学样2025年,巨创化纤、繁枫真空、雷允上药业、智扬门业、明世电子、铂越新材料等6家企业拟获认定,获评数量创新高。截至目前,除个别停产注销企业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启动数字化转型。三是区域联动转型。引导谯城经开区、蒙城经开区等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打造一区一业一样板区域转型试点,打造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建设数字化转型样板企业,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带动园区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2025年,推荐涡阳县绿色食品产业、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申报省级示范园区。四是强化服务支撑。遴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27家企业建立亳州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引导服务商为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目前已对全市389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评估诊断服务。指导企业通过羚羊平台积极申领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按需申领、拿来即用,实现数字化应用。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全市2173家中小微企业通过羚羊平台申领软件服务包。

(六)强化智力支撑,加快培育数字化专业人才。聚焦数字化技术人才短缺、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加大数字化专业人才供给与培养,加快构建数字化转型人才梯队。一是加强数字化技能培训。根据《关于印发就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及补贴标准(2025版)的通知》(皖人社秘〔202568号),对符合条件的各类就业群体开展数字化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互联网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截至目前,已为709人提供互联网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就业技能培训。二是设置数字化专业课程。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安徽卓创技工学校、亳州树仁技工学校等技工院校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数字化相关专业,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专业课程,聚力培养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数字化专业技能人才。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将校企合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形成需求对接技术赋能人才支撑的闭环体系;与企业合作共建校中厂,通过该模式,大力培养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专业工人。截至目前,已有12所职业学校与200多家企业建立了厂中校对接机制,平均每年开展岗位实操培训2万人次,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核心动能。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持续推进政务、社会、经济数据汇集,强化数据资源更新管控和质量治理。深入落实数据要素×”行动,深化数据赋能产业发展,谋划便民利企、多跨协同的数据应用场景。高质量开展数据要素试验区建设任务,大力推进数据产权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深化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市产业特点的数据价值释放路径。

(二)聚力释放数字经济动能。加大政府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撬动社会资金跟进投资,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壮大。同时,强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催生更多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建设中医药、白酒及保健酒、绿色食品等行业级、产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产业特点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支持易天科技等本地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发展,形成信息技术服务业。

(三)着力夯实数字人才支撑。注重人才引进,围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对返乡人才就业、创业支持力度,积极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吸引更多数字化人才返乡就业。支持鼓励产学研一体,推动市内高校积极联合数字化相关企业,加快培养数字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积蓄人才动能。

 

 

办复类别:A

联系电话:0558-5995020

 

 

                                 202585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984号-2
主办单位:亳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亳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电话:0558-5555539地址:亳州市希夷大道455号 网站导航
皖公网安备34160202000095号  网站标识码:3416000047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